English

北师大毕业生缘何受欢迎

2000-07-12 来源:光明日报 练玉春 我有话说

恰值一年一度的高校招生开始之际,从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传来一条好消息:该校2000届本专科毕业生1357人,实现就业落实率95.9%,在全国部属高校中跻身前列;毕业研究生538人,就业落实率为99.1%,也达到历史新高。

在师范专业一度遭受冷落的情况下,北师大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比较好的成绩,有着较深厚的社会原因: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为教育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和前途,“素质教育”、“减负”使各级各类单位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对教育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增长。北师大正是抓住这一有利契机,坚持培养高素质师范人才,同时又拓宽专业领域,提高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质量,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结构。学校的专业多了,学生就业面宽了,毕业分配的工作也好做了。90%以上的用人单位对北师大的学生表示满意,认为他们基础知识扎实、实践能力强、综合素质高,这些都为北师大毕业生就业打造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基础。

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形势下,北师大全面理解“双向选择,自主择业”的毕业分配原则,对学生不是甩手不管,而是充分明确校方职责,积极引导学生,为学生创造多种条件进入良性就业环境。为此,北师大在原毕业生分配办公室的基础上,于1999年12月成立了“学生就业指导中心”,进行系统全面的毕业分配工作。袁贵仁校长更明确要求学校各单位都要关心学生就业工作,“为每一位应届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岗位尽心尽力、尽职尽责”。因此,学校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任务分解到各院系所,对院系所的学生就业工作进行目标管理。从4月份开始每两周公布一次各院系所就业率,这一措施调动了各院系所的积极性和自觉性,为完成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任务打下了基础。

校方的重视为毕业分配工作注入了活力,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为了搞好2000年本科生、研究生的就业工作,把管理融合到教育、服务中去,实现教育、管理、服务三位一体,坚持常年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服务。鉴于校外招聘会规模大、参会人员杂,学生很难与用人单位进行面对面地沟通和了解,北师大把办好校内招聘会作为该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。从1999年12月5日举办浙江省人才招聘会开始,到2000年5月中旬,共在校内举办了一次大型招聘会和50余场中、小型招聘会。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创造机会面对面地交流,增进了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沟通和了解。用人单位每次招聘活动都是有备而来,对招聘的人数、专业、性别等都作了具体要求,学生获得信息后有目的地参加招聘会,减少了用人单位招聘学生和毕业生求职的盲目性,提高了学生求职的成功率。同时,学生参加校内招聘会大大减少了学生到校外甚至外地求职的时间,缓解了毕业生求职与学习的冲突。据统计,今年在找到工作的本科生中,80%以上的毕业生是通过北师大校内招聘会找到工作的。

网络信息服务也成为北师大为学生就业服务的重要手段。校方除了设立专门的信息栏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外,还在2000年1月初开通了学生就业信息网。就业信息网共发布近万条用人单位的信息,通过就业信息网,学生查询用人单位需求信息,及时与用人单位联系。网络信息的快捷为毕业生们争取了时间,在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上占据先机。

在抓活校内工作的同时,北师大也积极培育自己的社会就业资源。主要措施就是加强就业基地建设,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。继1999年12月与浙江省人事厅合作建立就业基地之后,又相继和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、广东省顺德市教育局、广东省汕头市教育局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、江苏省泰州市教委、浙江省萧山市教委、河北省武安市教委、辽宁省鞍山一中、江苏省邵江中学等10个用人单位建立了学生就业基地。通过学生就业基地建设,北师大与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、稳定的合作关系,也为毕业生们准备了长期稳定的就业渠道。

北师大今年的毕业分配打了个漂亮仗,他们又盯上了明年的目标。在全校学生中逐步推广“全程就业指导”已提上日程。所谓“全程就业指导”就是当学生在校期间就系统进行日常咨询指导,并通过《就业指导报》和就业信息网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就业教育,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,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。5月底,北师大就对大三的学生进行了就业指导;6月9日,又有900多位九七级本科生参加了就业指导与咨询活动。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为他们分析了今年的就业形势,并现场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有关就业问题,从而拉开了该校对毕业生全程就业指导的序幕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